新闻采访中,你必须了解的6种受访者心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8 10:00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优秀的记者加上良好的采访对象就等于成功的采访。

然而,新闻采访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互动与感应的过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和活动的方式,对采访成功与否起了决定性作用。采访中的提问与回答,既是记者也是对象的言语交流,也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心理接触、情感交流、取得信任、自由交谈、获得信息的过程。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不仅需要了解一般意义上的采访提问艺术和应对技巧,更应该了解新闻采访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效应,使得自己的采访更为顺利和成功。

本文重点对新闻采访中容易出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登门坎效应”;“蝴蝶效应”;“超限效应”;“安慰剂效应”等几种心理效应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的一种主观倾向。

首因效应又叫“最初效应”,即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则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近因效应也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一般来说,首因效应更多出现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上,而近因效应则更多出现在熟悉者之间。

对采访对象而言,通常情况下,记者就好比一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或多或少会影响到采访对象的心理态势。

因此,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能否感情融洽,顺利沟通,记者的第一印象就特别重要。

记者与采访对象初次见面,对方往往从记者的服饰、言谈举止、表情、态度中感受记者的思想水平与为人品格等。

有经验的记者就非常注重自己在采访对象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从仪表服饰、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到开场白,都要在事先考虑清楚,以求妥帖周到,赢得采访对象的好感,从而使采访能够顺利展开。

在采访名人时,衣着正式庄重,言谈举止优雅有度、不卑不亢、大方得体就比较容易赢得采访对象的好感,而在采访农民工人时,衣着朴素大方、态度亲切热情则更能拉近两者的心理距离。

反之,如果因为种种原因给被采访对象留下不良的“第一印象”,则会给采访带来不利和障碍。

这个时候,记者应该充分利用近因效应进行补救,以求给对方留下较佳的最后印象,使后续采访能够进行下去。

笔者曾采访搞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一位研究室主任,因采访比较匆忙,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对对方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令采访对象感到不悦,他非常严肃地数落了笔者,造成了“反采访”,导致笔者十分窘迫。

但笔者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而是回去认真做了准备,对采访对象的经历、工作、成就各方面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第二次采访中,有针对性地提问,最终顺利完成了采访。 

“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

所谓“自己人”,大体上是指那些与自己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

这种共同之处,可以是血缘、姻缘、地缘、业缘等关系,可以是志向、兴趣、爱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处于同一团体或同一组织中。

新闻采访中的“自己人效应”,是指采访对象对记者某种意义上的认同,把记者当朋友看待,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达到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境界。

反之,则采访对象不把记者当朋友,怀有警惕、戒备、怀疑的心态,则是“异己人效应”。

“酒逢知己千杯少”与“话不投机半句多”是这两者最通俗化的诠释。

记者与采访对象首次见面,应该努力寻找共同语言、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共同的情感和观点等,使双方心理上“共鸣”,产生好感和亲近感。

一般来说,人际交往中有几条重要的规律,比如接近吸引律和情感吸引律,前者指时空接近和兴趣态度相似,后者则指情感上的默契、交融和共鸣。

记者往往可以从对方的经历中寻找出共同点,比如同一个学校毕业,同是老乡、同一个地方工作等等,也可以寻找自己和采访对象在兴趣爱好,态度观点上的相似之处,以此作为打开话匣子的突破口,这同样能够使对方产生好感。

相反,一些不恰当的问题,不文明的举动都会诱发“异己人效应”。

例如《中国妇女报》的一位女记者前往采访在新华社工作了30多年的美国女专家艾琳。由于路程遥远,她比原定时间迟到了20分钟。尽管她一进艾琳的家门就连连道歉,但艾琳脸上仍有不悦之色。

特别是,她当天穿了一袭漂亮的红色连衣裙,精致之态,并不像匆匆赶到,令老太太更加不悦。

她严肃地批评了这位女记者,使得这位女记者非常尴尬,采访自然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登门坎效应

在你请求别人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这就像登门坎,只要对方乐意稍稍打开一个门缝,就有可能迈进大门,登堂入室了。心理学上形象地把它称之为“登门坎效应”。

通常情况下,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人们都有保持自己形象一致的愿望,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好印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喜怒无常”的人。

因而,在接受了别人的第一个小要求之后,再面对第二个要求时,就比较难以拒绝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交谈,也应该灵活运用“登门坎效应”。

提问时由易到难,首先从采访对象最熟悉或最近发生的事情谈起,然后再触类旁通,不断深入,从而了解事实的真相。

记者如果求知心切,操之过急,则可能“欲速则不达”。谈话一开始,就提最尖锐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对方的紧张或警戒,从而使访问的大门早早关闭。

美国的著名记者说过:“采访的策略是以简单的问题开头。我往往在开始时随便扯扯,要慢慢地升温,然后抛出爆炸性的问题,即使对方不回答,采访也差不多结束了。我把严峻的问题留到最后,因为我不想一无所获。”

杰克·海敦也说:“一般来说,最好是到最后才提出使人难于回答的问题。这样,即使被采访者把你赶出门去,你已经把材料弄到手了。”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在调查水门事件的时候,就成功地运用了登门坎效应。

他们在《总统的左右手》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关键在于迈进门坎……一次,伯恩施去拜访一个女人,被女人轰赶。

他注意到桌上有一盒烟,要求抽完烟再走。后来她喝咖啡,他也呷上了——慢悠悠地品着味儿。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对方开口了。

采访后,记者顺藤摸瓜,深入调查,他们的报道最终导致尼克松下台。他们此次采访的成功之处,就是很好地利用了“登门”的妙计。 

蝴蝶效应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芝(lorenz)于1960年代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他说,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

洛伦芝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心理学上把它称为蝴蝶效应。

在新闻采访中,因为一些细微的事情把握不当而导致采访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个不相当的提问、一个不文明的举动、一句无心的玩笑都有可能导致采访对象的反感,对采访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中断采访。

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一家事业单位的女领导,谈话中问及对方有没有小孩。“我还没有结婚呢。”这位女领导无奈地笑笑说,脸上有点尴尬。

有经验的记者到了这一步,就应该马上转移话题或者通过其他途径缓解尴尬,而这位记者却脱口而出:“不会吧,你都几岁了啊。”

这一句无心之语,使这位女领导非常反感,她马上以临时有事推掉了这次采访,以后不管这位记者怎么联系她,她都不再愿意接受采访了。

还有一位记者到一家卫生防疫站采访除害灭病的成绩,通常情况下被访单位对这样的成绩报道是非常乐意和配合的,然而这位记者进门时无意地吐了一口痰,结果被工作人员报以冷眼,不予配合,采访进行得相当不顺利。

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新闻采访中,要防止“超限效应”的发生,则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采访时间的把握上。一些名人、明星的时间都非常宝贵,能够接受记者采访的时间并不多,因此记者在采访前就应该拟好提纲,做好充分的准备,采访过程中则要直入主题,言简意赅,速战速决。

如果提问漫无目的,不得要领,再有耐心的采访对象也会感到不耐烦。

当然,如果采访对象非常健谈,则可以适当地延长时间。

其次,在提问时如果碰到采访对象不愿谈或不想谈的时候,则要视情况而定,或转移话题,或通过其他的途径委婉地表达,如果穷追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也会引起采访对象过分紧张,无法容忍导致采访受挫。 

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

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

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新闻采访的安慰剂效应与心理学上的提法则有些差异。

在新闻采访中,安慰剂效应指的是记者通过各种途径,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关心、同情、慰问和帮助,取得采访对象的认可和信赖,使得采访得以顺利进行。

特别在一些灾难性或者突发性事件的采访中,对死难者家属的采访,就特别要运用好安慰剂效应。

对死难者家属而言,亲人的突然辞世,对他们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身体和心灵上的打击是巨大的,他们的心情异常的悲伤、痛苦,情绪处于敏感和不稳定状态,这个时候,稍微一点刺激,也许就会掀起轩然大波。

此时,记者对死者家属的采访就必须相当谨慎,除了事先要打好招呼,征得采访对象的同意外,在采访过程中,态度上要表现出应有的关怀、慰问之情,提问的用词用语上也要恰当周到。

既要避免伤害到死者家属脆弱的心灵,又要确保采访的事情真实清晰。

总之,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如果能够了解掌握采访对象的一些常见的心理效应,并使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加以应对,对顺利地完成采访是很有帮助的。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