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校长到教育家型校长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07 03:04

现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名校长工作室,在一些人看来,仿佛只要有了名校长的牌牌就是教育家型校长。而名校长工作室则自然也成为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摇篮,好像只要从这样的工作室结业,再加上相应的成果,就可以成为教育家型校长。

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认可,教育家型校长能得到政府的认可是莫大的荣耀。但教育是公益事业,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尽管政府的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但也仅代表一方的意见。我认为,作为教育家型校长更需要得到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对于什么样的校长是教育家型校长很难进行准确描述,但作为教育家型校长至少应在实践和著述两方面都有公认的成果。教育家型校长首先要能育好人,办好学;其次要有自己的教育主张,并在社会上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另外还要有人学习和传承这些主张。

在当前体制环境下,教育家型校长一般要经过教师(班主任)——优秀教师(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中层管理干部——副校长——校长——优秀校长——教育家型校长这样的历程。在上述历程中,有几个关键阶段对于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至关重要。

教师和班主任经历是教育家型校长的立足之基。教育家型校长首先必须是好教师、好班主任,要爱教育、懂教育、熟悉业务、善于管理。作为一名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心中有爱,眼中有人,才能静待花开。懂业务更是校长的基本素质,而只有做过教师,熟悉备、讲、批、复、考、研等环节,对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型知识很了解,对学科思想方法和课程有深入把握,理解不同学科的价值及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才算真正懂业务。

校长是有管理能力的优秀教师,而班主任的工作经历对于管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班级常规,策划并组织好各项活动,还要处理好应急事件。班主任在班级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在学校要协调与学科教师和中层管理干部的关系,对外要代表学校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是全方位深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人。所以,教师和班主任的经历是校长成长的立足之基。

管理干部经历是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之阶。管理干部经常参加校长办公会,参与学校议事和决策,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教学与后勤保障之间的协作;理解学校与政府、社区之间的关系;懂得外部政策环境、内部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懂得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和工作流程开展管理工作。

不仅如此,只有优秀的管理干部才具备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候选人的资格。这些干部除了具备学校运营的基本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师中有威信。如果只是习惯于奉行好人主义哲学,遇事推来推去,这样的管理干部无论如何是不适合做校长的。

至少办好一所学校并取得满意成绩,在区域内获得认可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教育家型校长首先是优秀校长,而优秀校长必须有令人满意的办学业绩,至少要有在一所学校通过落实自己的办学思想来提升学校业绩并取得公认成果的经历。无论这所学校的基础如何,优秀的校长都能够让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升。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资源分配越来越呈聚集趋势,依靠政策、资源和历史传统形成的名校越办越好,而一些地理区位不好、办学条件差、生源和师资质量差的学校则很容易越办越差。区域学校生态中的两极分化和身份固化现象,对普通学校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提出了巨大挑战。相对而言,名校校长更容易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因为过去的重点学校和新建的高端学校往往集中了政策资源、投入资源和人才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办学,自然容易有好的办学业绩。也有少数学校通过非常规的经营手段,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学校升学率,进而大幅度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看到,这些名校校长和那些通过超常规手段或短期经营使学校有大幅度提升的校长,绝大部分是优秀校长,他们不仅具备校长的基本素质,还能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和经营手段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因而最有希望成为教育家型校长。但作为教育家型校长,不能仅停留在立功的层面上。

通过总结办学经验和广泛学习形成教育主张,是优秀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入门之匙。所谓教育家型校长,其影响不能仅在一所学校,至少要影响本地区的一批学校,而且要影响几代人。为此,除了办好自己的学校,培养好传承人之外,还得有明确的教育主张。也就是说,作为教育家型校长还必须立言以泽被后世。

优秀校长通过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把自己的办学经验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普遍原理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重要突破点。办学经验没有系统化,没有理论化,习惯于通过口耳相传,通过对身边工作人员的言传身教对教育实践施加影响,不可能成为教育家型校长。

现在有些学校之所以热衷于打造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提炼办学理念、凝练文化特色,实际上都是在帮助校长形成独特的教育主张。尽管各位校长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教育主张千差万别、表述各异,但这些主张只要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有可操作性,能被复制和推广,就是好的教育主张。

教育家型校长的教育主张不是教育理念,而是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成功应用后积累的经验。许多优秀校长在阅读教育和哲学等著作后,在各种场合引经据典,力图表现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是很好的,也是必要的。但对于教育家型校长而言,奋斗目标不是要成为教育学家,而是要成为教育实践家和教育家。

教育主张不是教育理论,而是关于如何开展教育的有效经验和原则。教育家型校长更多是要总结论述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有效经验和原则。比如,如何兼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学业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和学习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社会性等。

教育主张被其他学校成功应用,产生良好的效果是教育家型校长的登堂之要。教育家型校长的影响可以扩大到其他学校,影响几代人。这就需要有人对其教育主张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教育家型校长可以在一定区域,如教育集团内或办学联盟内推广其教育主张,验证其效果。如果其教育主张在现实中能成功落地并产生良好效果,就可以认为教育家型校长立功、立言和立德成功。因为办教育本身就是功德无量的善举,只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就是在立德。

总之,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社会和教育治理体系越来越完善,各种法律和法规在不断健全,不规范的学校经营和管理做法可能会越来越少。这就要求校长在依法治教的环境下,在不断完善的学校治理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育教学上,集中回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校长遵循成长规律,成长为优秀校长和教育家型校长。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