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东南亚,中国影视下南洋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08 05:51

谁是中国最能掌控中老年人遥控器的导演?

郭靖宇若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6月28日,由他担任总导演的《小娘惹》在CCTV-8开播。开播至今,该剧的全国网收视率从0.82%上升至1.76%,酷云实时收视率破2%。

“我的基本判断是,这种故事好的剧开播后收视率都会提高1.5倍左右,现在看《小娘惹》可能还不止。”上周五,《小娘惹》收视率刚破1.2%时,娱乐资本论采访了郭靖宇,一向擅长把握电视观众心理的他对这部剧信心十足。

与火热的收视率对应的,是网上对《小娘惹》两极分化的评论。有人认为这部剧节奏快、故事好看,也有人毫不客气地指出:好人太惨,看得让人生气。每个人“好”和“坏”都写在脸上,太脸谱化。

对于这些问题,《小娘惹》的编剧洪荣狄在创作之初就思考过。洪荣狄是2008年新加坡现象级电视剧《小娘惹》的原编剧,此次内地拍摄新版《小娘惹》,郭靖宇特意邀请了原版的编剧、导演和部分演员。时隔十年重写《小娘惹》,洪荣狄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采访完郭靖宇和洪荣狄后,娱乐资本论有了答案。为什么郭靖宇要拍《小娘惹》?苦情戏在中国还有多少市场?中新合拍电视剧的模式能否走通?国产剧出海,或许并不仅仅是“走出去”,而是“引进来”再“走出去”。

为什么拍《小娘惹》?

这是一部命运剧

郭靖宇最早萌生拍《小娘惹》的念头,是在一次去新加坡游玩的途中。

当时,他带着孩子经过一个商场,看到一家装饰风格华丽的餐厅,里面摆放着各式中国英雄的塑像,“花花绿绿的”。当时郭靖宇以为是中国南方某地的文化,结果一问才知道是“娘惹文化”。

所谓峇峇娘惹,即15世纪初期到17世纪之间开始定居在马六甲、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清移民后裔。男性称为Baba “峇峇”,女性称为Nyonya“娘惹”。在历史上,这一人群大多出身于贵族家庭,和当地人混血。他们中许多人虽然受过英国教育,但仍然秉承着传统的中华美德,敬畏祖先、注重孝道。

郭靖宇恰恰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爱在作品里写“忠孝节义”的人。对中国观众来说,娘惹文化既熟悉又陌生。人们既能接受它内在的传统价值观,又对他们融合了多种文化的习俗感到好奇。这也是2008年新加坡爆款剧《小娘惹》引入中国后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文化魅力只是一方面,真正让郭靖宇下定决心拍《小娘惹》的,还是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郭靖宇在国内素有“传奇剧王”之称,他的作品一向以节奏快、故事曲折离奇著称。而《小娘惹》就是这样的故事,“这其实是一部命运剧,它关注人的命运和人的成长。”郭靖宇说。

在《小娘惹》中,哑女菊香身为小姐却一直被当作下人对待,为了改变命运毅然逃婚,后来又嫁给了日本人洋介,生下月娘,最终死于战乱。女儿月娘和她的经历一样传奇,屡遭小人迫害却次次逢凶化吉,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女企业家。

“你会发现这部剧节奏很快,几集就换了天地,能时刻牵着观众的情绪。”郭靖宇说。这正符合他对好故事的定义:接地气、节奏快、关注人。从小听评书长大的郭靖宇一直致力于创作这样的故事。当他想进军东南亚市场,写当地文化时,《小娘惹》自然会成为他关注的对象。

郭靖宇计划拍摄“南洋三部曲”系列。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开始关注海外市场。结合地缘、语言等各种因素,东南亚可谓国产剧出海的第一站。在郭靖宇的计划里,《小娘惹》将作为第一部先打头阵,原创传奇剧《南洋女儿情》和《南洋英雄泪》将在今后几年推出。

毕竟,《小娘惹》已有成熟的故事,且具备较为深厚的观众基础。2008年原版《小娘惹》曾引入内地,在地方台播出时收视率就不俗。郭靖宇希望尽量保留原作的气质,便请来了原版的编剧洪荣狄和导演谢敏洋。

2018年初,接到郭靖宇的邀请时,洪荣狄很惊讶。“毕竟这已经是十年前的戏了。”在新加坡一家餐厅,他第一次和郭靖宇见面。当时的他并不清楚《小娘惹》在中国的市场反响,也有些担心,今天的观众会不会觉得这种戏过时。但作为最早写出这个故事的人,他觉得“没有人会比我更适合重写这个故事”,于是很快就答应了。

在创作上,洪荣狄和郭靖宇的想法非常相似。洪荣狄坚信写电视剧应该接地气,只有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才能打动观众。《小娘惹》讲述了两代女性为改变命运不断抗争的故事,剧中反映的人性是共通的,这是它在新加坡和中国都颇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传统还是现代?

《小娘惹》中的文化冲突

新版《小娘惹》的剧本写了四个月。和十年前相比,这次洪荣狄更注重观众感受了。

在写新版《小娘惹》之前,洪荣狄研究了一下中国市场。“现在中国的年轻观众喜欢看所谓的甜宠剧。”新加坡人洪荣狄表示,“他们喜欢看甜一点的东西,但是我的戏相比之下比较苦情。所以我在写的时候,想试试看能不能顺应这个潮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刻意迎合。在洪荣狄看来,《小娘惹》中两代女性的恋爱故事,其实就是特殊文化背景下的“甜宠”故事。年轻观众为什么爱看甜宠剧?本质上是因为对爱情怀有憧憬,那么把爱情戏写得足够细腻、动人,就够了,“毕竟糖吃多了也会腻的。”

担心有观众还是觉得故事太惨太压抑,洪荣狄在情节安排上也做了一些设计。比如女佣阿桃,就是一个调剂性的、比较有喜感的角色,女主角月娘挨打时,镜头一直定格在她看的牌匾“追远”两个字上,分散了观众对女主被虐的注意力。

某种程度上,月娘就像童话里的灰姑娘一样,虽然在家中经常受到虐待,但她总能从繁重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好莱坞的灰姑娘爱在洗衣服时唱歌,远在马六甲的月娘则喜欢在拖地时背英语单词。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塑造苦情角色的方法。

在结局方面,洪荣狄也充分考虑到了观众的感受。以前的洪荣狄觉得遗憾也是一种美,所以在《小娘惹》中,男女主最终没有修成正果,大家关心的善良角色玉珠结局也很悲惨。这次洪荣狄改了结局,“他们太苦了,得有些甜的东西来稀释。”

但在有些角色的处理上,洪荣狄和郭靖宇坚持传统观念。比如一直虐待女主的黄家人,许多观众都希望他们能恶有恶报,但洪荣狄还是坚持给他们一个好结局:黄家没落,女主以德报怨接济他们,最终双方和解。

剧中反派黄家的头家娘桂花

“确实很多人都不希望女主原谅坏人,但宽恕很重要。如果内心永远是怨恨,那自己也不会平静。我们希望把这种理念传递给观众。”洪荣狄说。郭靖宇也强调,原谅是最可贵的中华传统美德之一,“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基本因素。如果大家都不原谅,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要微笑着与历史和解。”

另一方面,让女主原谅家人,也是最符合女主人设和时代特征的写法。生在中西方文化融合之地,月娘身上既有传统女性的善良贤惠,也有现代女性的坚强独立。尽管她常说不认命,但在改变命运和传统孝道发生冲突时,往往会选择后者。

中西方观念的冲突丰富了人物的性格维度。《小娘惹》中的人物大多善恶分明,是好是坏,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么做能让情节冲突更激烈,剧情更跌宕起伏,但也容易让人物脸谱化。

洪荣狄的做法是尽量在其他维度上丰富人物的多样性,比如文化层面。月娘本想逃婚一走了之,但最终怕连累家人和朋友选择留下;陈盛本想追求自由婚姻,但因为自身的懦弱和孝道压力最终选择屈服。这其中蕴含了西方文化和东方儒家文化的内在矛盾。

“另外整个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30年代,那个年代本就风起云涌,传奇故事多,极端的好人和坏人更多。所以在创作时,我也不会刻意塑造处在灰色地带的人物。”洪荣狄说。情节先行,人物为剧情服务,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才会高潮迭起。

先“引进来”再“走出去”,

国剧出海的新思路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部面向中国观众的《小娘惹》,那可就错了。

早在开始筹备时,《小娘惹》就被寄予了争取东南亚市场的厚望。此前郭靖宇创立的长信传媒已有多部作品发行至中东、东南亚等地,但都是单纯的海外发行,这次拍《小娘惹》则采用了中外联合开发的模式:中国影视公司领衔,新加坡人参与创作,马来西亚人参与拍摄。主要出品方爱奇艺则负责海外发行。

在选角方面,男主角寇家瑞被导演谢敏洋选中,主要是因为他的气质贴近那个年代南洋的富家子弟。肖燕也是因为穿上娘惹服后很像那个年代的娘惹,才被定为女主。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南洋风”,曾出演原版《小娘惹》的戴向宇和向兰也受邀参演了新版。时隔10年重演山本洋介,戴向宇的登场引发了一波回忆杀。

在制作方面,《小娘惹》的投资较大,主要在马来西亚拍摄,拍摄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扶持。“这就像影视制作上的‘一带一路’。”洪荣狄笑称。在写《小娘惹》之前,郭靖宇就说过,请尽管写大场面,不要担心没钱拍。

有了充足的制作经费,新版《小娘惹》服化道精致,反映娘惹习俗的大场面众多。前几集几乎是“舌尖上的娘惹”,每道娘惹菜的工序都拍得很细致。剧中许多场景都是在娘惹博物馆拍的,除了主演们用的杯子以外,布景里的瓷器、摆件等都是古董。

不过,尽管剧组努力还原娘惹文化,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剧中的TVB配音,一些熟悉港剧的观众觉得出戏。“声音如果不配,南北方口音就没法统一。但在中国,过了珠江想找团体配音,就只能用香港或者台湾的配音演员。”郭靖宇解释道。

在马来西亚四个月多的拍摄中,中国和东南亚团队都吸取了宝贵的合拍经验。“这是个相互学习的过程。”郭靖宇说。中国人的影视工业化水平更高,但不那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新马人合作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项目刚开始时,确实磨合时间很长,但正式开机后很顺利。”洪荣狄说。他和谢敏洋导演聊天时,谢导用了四个字来形容郭靖宇的团队:很好相处。

好相处的背后是对创作者的尊重。新马团队的拍摄节奏比较慢,每个导演拍哪几集都划分得很清楚。“经常演员集中在一个地儿,把一个导演的戏拍完了,剩下10场没法拍,因为那是另一个导演的。”郭靖宇说,“但这是他们的工作习惯,要尊重。”

同样的,对于编剧的创作习惯,郭靖宇也尽量不干涉。洪荣狄表示,目前他还在和长信传媒合作《南洋女儿情》和《南洋英雄泪》。合作前他就提出,他的工作模式是“孤军奋战”,不接受集体写作,郭靖宇爽快地答应了。

除了洪荣狄外,立志进军东南亚市场的郭靖宇还在引进其他新马创作人才,“如果不是疫情原因,我们现在应该有个专门的办公室,里面坐着四个新加坡编剧,新人向老鸟学习。”目前,长信传媒在新加坡成立的分公司已成为新加坡第二大影视制作公司。

除了和国内视频网站、国外创作人才联合开发南洋三部曲外,长信传媒还拍了《灵魂摆渡·南洋传说》。2014年,郭靖宇监制的网剧《灵魂摆渡》播出,一连拍了三季,同系列的网络电影也大获成功。由新加坡演员出演的《灵魂摆渡·南洋传说》将融入南洋元素,专门面向东南亚市场,“他们想看他们演员演的版本。”

事实上,郭靖宇并不是第一个瞄准东南亚市场的中国创作者。但此前试图在东南亚掘金的中国影视公司大都失败了,“他们中很多人其实并不愿长期扎根于此,只是来新马走个过场。可是你不拍南洋题材,这边的导演和编剧怎么会完全配合呢?”洪荣狄说。

《小娘惹》只是郭靖宇团队征战东南亚迈出的第一步。这种先“引进来”再“走出去”的模式能走通吗?除了双方磨合这种近在眼前的难题,还有哪些未知的挑战?在郭导擅长的传奇剧之外,南洋故事还能写成哪种类型?中国团队主导的南洋作品,能同时拿下中国和东南亚两个市场吗?新规则的建立,仍需长期的摸索和试错。

留言讨论

你怎么看《小娘惹》的这部剧?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